秘密情报站摧毁“陆上台湾”

 
秘密情报站摧毁“陆上台湾”
2016-12-16 10:57:07 /故事大全

1949年12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这也是国民党势力在中国大陆所盘踞的最后一座大城市。

然而,真正的和平并未就此到来。从全国各地溃逃麇集于成都的国民党潜伏特务、落魄军官很快窜逃至川西北阿坝地区的雪山草地,拼凑起数千喽,四处兴风作浪。正是这撮号称“陆上台湾”的匪军,成了新中国的肘腋之患。

1951年仲夏,成都市军管会公安处派出一个秘密情报站,代号“208”。他们广泛依靠藏、羌、回、汉各族群众,积极争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雪山草地间支起了一张隐形的情报网,导引着剿匪大军犁庭扫穴,荡平匪患。

“小公安”领导“老特务”

1951年7月上旬,一个闷热的下午,成都军管会公安处政治保卫室侦查员李守福受命来到了会议室,接受领导布置的一项机密任务。

政保室主任林佐夫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任务的情况。

茂县专区(今阿坝藏族自治州)流窜着五六千作乱叛匪,这是国民党溃逃台湾前,利用雪山草地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民族关系,有计划布建的反共游击武装,这些人不同于一般土匪,而是一个政治和军事匪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西南公安师,担负清剿雪山草地叛匪的任务。

雪山草地社情复杂,敌在暗,而我在明。为配合部队剿匪,成都军管会公安处政治保卫室决定组建一个秘密情报站,潜入叛匪活动区域,进行情报侦察。

而这个代号“208”的情报站,就交由年仅21岁的侦查组组长李守福负责。

虽然有些出乎自己意料,但李守福还是“深感光荣和责任重大”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不过,领导接下来的话又让他心底一沉:

“这个情报站,只有你这个站长是公安干部,其余都是国民党原警特人员。”

为什么选择国民党的警特人员?李守福当时也是满心疑虑,但经领导细说其中用意,很快心下释然。

“藏族有句谚语‘只有老鼠才能找到老鼠洞’,我们的做法就是‘以特制特’、‘以毒攻毒’。”李守福说,“当然,这些原来的国民党警特已经是我们的同志了,他们也确实是最熟悉那些匪帮的情报员人选。叛匪中许多人是这些情报员原来的同僚或上司,便于开展内线侦察和分化瓦解。”

1951年7月18日,西南公安师四千剿匪大军从什邡挥师进入阿坝地区。同日,李守福率领208情报站的侦察小分队,也从成都向着雪山草地进发。

“陆上台湾”

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原称茂县专区,是块地域广袤、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寒地带。

随着大陆最后一座大城市成都的解放,国民党残兵败将窜入了雪山草地,借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社会条件苟延残喘,积蓄力量,妄图东山再起。

这些匪帮实际上是国民党溃逃台湾之前布下的一颗颗“定时炸弹”,受蒋介石集团的直接领导。朝鲜战争爆发后,川西的反动军事力量被美国中情局看作“插入中国腹地的一把匕首”,暗中加以扶植,不断地为其空投特务、物资和军事装备。蒋介石更是慷慨地为各路匪首“加官晋爵”,各种委任状、嘉奖令随着空投一起到达。一时间,反动匪帮的司令们“将星闪耀”,部队的番号、人数任其吹嘘。

当时,香港一家杂志用来自台湾的消息刊登了题为《陆上台湾——傅秉勋和他的黑水根据地》的文章。文章说:“短短几个月内,四方义士风聚云涌,如今傅的大旗下已拥兵10万,且多为国军正规军人……”

“陆上台湾”的名头就此叫响,但它的“十万大军”却是痴人说梦。

不过,当时残留的匪帮虽然只有几千人马,但因为这些反动力量把当地的民族势力裹挟了进来,所以阿坝地区的敌情、匪情非常复杂。

当时,川西北藏区土司林立,各霸一方,各自为政,时而联合,时而厮杀,互扰不已。国民党特务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极尽胁迫利用之能事。一方面进行反动宣传,歪曲我党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以高官厚禄相许。一些少数民族头人、土司被国民党特务蒙蔽,为他们提供庇护支持,甚至与其同流。

时值抗美援朝期间,西藏和平解放的谈判正在进行。流窜在雪山草地间的数千国民党匪帮,成了新生的共和国的肘腋之患。

毛泽东这样定义川西北剿匪的战略地位:“就全国军事大事来说,本年度(1952年)是抗美援朝第一,进军西藏第二,黑水剿匪第三。”

黑水,即为川西北国民党匪帮巢穴所在。

利源商号

杂谷脑,阿坝州理县县府所在地。这个散落山腰的荒凉小镇,西扼阿坝马尔康,东连松潘、茂汶,北接黑水地区,是内地进入藏区的交通要冲和门户。

1951年7月下旬,一位汉族货郎买下小镇东面山坡上三间羌式石屋,又雇了几个羌族工匠将其修缮一新。这个货郎也是受人之托,为准备在杂谷脑开商号的另一位老板备好了铺面。

是年8月中旬,一位年轻的汉族老板带着一个十几人的商队来到杂谷脑。他们把人背牛驮的几十包货物摆进石屋。盐巴、砖茶、针头线脑……各色在藏区有着极好销路的货品摆了两间铺面,另外一间则开了诊所,也作住宿之用。

一面白布旗号挂在房檐,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着:“利源商号”。

利源商号的老板,就是208情报站的站长李守福,随他而来的那支商队,则是情报站创建之初的全部成员。这个利源商号,是李守福侦察小分队进入阿坝地区之后建立的第一个情报站,也是由此向广袤的雪山草地辐射情报网点的“208”总部。

在几乎没有道路交通的情况下,阿坝腹地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与外界的信息、经济往来,靠的就是利源商号这样的商队。这也为208情报站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掩护身份。

商号开张,李守福就以老板的面目坐镇指挥,情报站的其他成员,都成了货郎,背着背篓或骑着马,游走四方,明里卖货,暗中收集情报。

而与此同时,李守福等人还在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中不断吸收情报员,发展情报关系。“208”先后建立情报网站148个,覆盖三分之二的雪山草地,约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国民党反动匪帮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像蛛网上的些微震颤一样被情报员敏锐捕捉,随即传达到剿匪部队的指挥中枢。

黑水歼匪

1951年,傅秉勋、周迅予等匪帮在靖化、懋功发动叛乱被平息击溃,傅率部溃逃黑水,与土司苏永和纠结在了一起,把黑水变成了“陆上台湾”老巢。

1952年6月18日,西南军区在重庆召开黑水进军作战会议,时任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和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亲自部署,决定从川西、川南、川北、西康、贵州调入一个轻装师、7个公安团、7个炮兵团,计2万人兵力,进剿黑水之匪。

战役从1952年7月20日打响,剿匪大军由东、西、北三个方向形成泰山压顶之势,一路势如破竹。蒋介石寄予厚望的“陆上台湾”顷刻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配合着黑水战役的展开,208情报站已在残匪可能逃逸的方向上安排了数十个预伏组和情报哨。这些或明或暗的棋子,虽然并没有直接抓住傅匪,却让其成为惊弓之鸟,一路失魂落魄,丢盔弃甲。最后在逃亡的过程中溺水身亡。

1952年的10月1日,正在北京出席国庆3周年庆典的贺龙和邓小平接到了“傅匪溺毙”的电报,当即呈给了毛泽东。

看完电报,毛泽东欣慰地说:“乾隆平定金川之乱,历时15年;川军3次进军黑水皆败。历朝历代没有解决的黑水问题,我们只用3个月就解决了。”

黑水问题解决了,但是雪山草地的匪患并没有根除。傅秉勋之外的两大匪首周迅予、何本初不见踪影,从西北地区窜逃到阿坝草地的马良匪帮又在蠢蠢欲动……

马良是西北军阀马步芳的族叔,曾任马家军团长。西北解放后,马良纠集匪特两次在甘肃省和政县南乡进行武装叛乱,被击溃后,便窜至川甘边境草地,扩大武装组织,并派马得福、马硕卿到黑水与傅秉勋联络。两股匪帮很快沆瀣一气。

马良匪帮通过傅秉勋得到了电台,并与台湾建立了联系,成为蒋介石集团豢养的另一股反动军事力量。

随着傅秉勋匪帮的覆灭,蒋介石集团加大了对马良匪帮的支持。从1952年7月至1953年3月,台湾先后给马良空投8次,空降了16名特务和大量军用物资。接得台湾空投之后,马良愈加嚣张,扬言要发展兵众10万,在川甘青建立黑水之后的第二个“陆上台湾”,作为反攻大陆根据地。

匪情在变,208情报站的对敌侦察也在随机应变。

1952年8月,208情报站派出了由肖光华、米玉丰和索朗组成的三人情报小组,深入唐克匪区。索朗以行乞为掩护单独行动,肖光华、米玉丰则以经商为名在藏区站住脚跟。

卧底匪区八个月,米玉丰五进五出,往返唐克和阿坝县,送出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情报。除了米玉丰,208情报站还先后派出了17个情报组,实时掌握着马良匪帮和台湾空投特务的一举一动。

1953年3月26日,西南军区展开剿灭马良匪帮的草地战役,至6月底战役结束,共计歼匪一千余名,草地匪帮被基本肃清。

在其后的战斗中,匪首周迅予、何本初相继被擒获;草地叛匪一号头目马良、二号头目马硕卿被解放军活捉。至此,草地剿匪战役胜利结束,为患雪山草地三年的国民党匪帮彻底覆灭了。

208情报站结束了使命,利源商号也从此消失了,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只为雪山草地留下一段情报斗争的传奇。

选自《北京日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