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同绘画一样,与时间、与记忆相关。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新展“声景”(Soundscapes),就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探索和试验的机会。
视觉艺术的发展已经使“观看”这个概念无论是在理论或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探索。米歇尔-福柯所提到的身体政治(body politics),论述现代治理术不仅重塑社会空间,个体身体包括听觉也被纳入驯服的行列,即主体治理的框架之中。因此,听觉也自然地成为当代艺术家运用的媒介之一,开放双耳,保持聆听,他们试图探索听觉如何成为反思和批判性工具,并发现听觉习惯中隐现的权利秩序。
“发现一种新的对绘画的体验方式—-听绘画,看声音”,英国国家美术馆对“soundscapes”主题做了新鲜的诉求。观众可以“听”六张画,“看”六段音乐,听上去是个具有实验意义的展览。
美术馆邀请了六位来自不同音乐领域的艺术家,从馆藏古典绘画名作中挑出六幅作品,请他们各自选一幅,然后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来重塑声音-图像-认知之间的关联。
尼克·米利(Nico Muhly),美国年轻的古典乐、歌剧和芭蕾舞剧作曲家,生于1981年,作品曾在很多世界级的音乐厅和歌剧院上演。尼克选了一幅14世纪的《威尔顿双连画》(约1395~1399),在西方艺术史上,该画是神秘的“无名画家”之作,也是14世纪国际哥特化风格最经典的范例。《威尔顿双连画》其实并非原来的画名,为后人所起,因为它曾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的“威尔顿舍”收藏。如画名所示,这是两幅并列的双联画作,在画面上,是英王理查德二世朝拜圣婴耶稣的情景,显然和君权神授有关:英王跪在圣母和圣子面前,站在他身后的三个人,其中两位是英国圣徒——埃德蒙(手持箭支)和爱德华(手持戒指),另一人物则是施洗约翰。这幅画作以金色和蓝色为主体,充满了王室的华贵趣味。尼克为画作谱写的是一首大提琴曲。在音乐的衬托下,蓝衣圣母和姿态优雅的天使,以及看上去神秘的圣徒,仿佛正从静止的画面中脱跳而出,回旋的大提琴声在我们的凝视中注入了某种时间性,使得观看具有了一种只有个人才能体验的现时的感受。
作为获得过英国著名当代艺术奖项“特纳奖”(Turner Prize)的声音艺术家,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一直致力于探索声音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她的作品也持续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双年展以及卡塞尔文献展中出现。苏珊选择的绘画作品是小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的《大使们》(1533)。这是一幅优雅细腻的全身肖像杰作,画中两个人,分别是英王亨利八世身边的法国使节丁特维尤和外交官、主教塞尔维。但这幅名画被后人反复谈论的除了完美的写实技巧,还有一个隐秘的细节,即在画面下方的地毯中央隐约可见一个模糊不清的奇怪物体,从特定角度仔细辨认才能看出,那是一个头骨骷髅。在西方,骷髅即死亡的预示、警世的标志,也象征了时间的永恒。面对这样一幅寓意复杂的画作,苏珊选用了小提琴来创作她的音乐装置作品。小提琴演奏出的音符时而炽热刺耳,时而忧伤华丽,我们可以感觉到音符在画面的某些细节前停顿、驻留,视线不由自主地随音符游走、悬停。最后,目光停留在画面上那两个大使的下方,也就是那个著名的扭曲的骷髅之上。而且随视角的改变,骷髅变得清楚的同时,画面其他部分反而好像模糊了。艺术家的声音作品带给我们的听觉感受,是小提琴声正回旋在正常与异常、合理与变形这样的冲突中,观看中的我们同样也在体味大使与骷髅的命运纠缠——生命的脆弱不安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