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香港,我觉得北京或上海才是我以后想工作的地方。”作为交换生在上海复旦大学度过了4个月的香港大学学生冯慧怡说。
新近一项调查显示,香港有八成大学生毕业后想到内地工作,冯慧怡就是其中一员。内地吸引人之处除了众所周知的发展速度快和机会多,冯慧怡认为,吸引力还源于内地的多元文化。
热情多元的大舞台
“我的一个同学,新闻传播系毕业后去内蒙古支教,在一个荒废的地下室举办了个人毕业写真展”,冯慧怡说:“这在香港不太可能发生,在内地却会有空间和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香港的薪资更高,但就业机会却相对单一化。“同学们还没毕业就在担心找不着工作,随大环境一股劲地奔商业金融行业的高薪厚职,而且其他行业的机会也相当有限。”冯慧怡说。
所以,在香港算冷门的专业,在内地可能就是香饽饽。在复旦大学就读生物技术本科并在实验室实习的香港学生陈毅庭对此深有体会:“在香港,生物技术和制药是个冷门专业,整个行业不超过100人,未必有舞台能让我发挥,可是在内地,这个行业市场需求比香港多得多。”
这两位香港学生也很享受内地的学习和工作气氛。冯慧怡说:“在香港课堂上做汇报时,大多数同学都在玩手机,可是在内地,同学会在你汇报过程中在网上搜索你汇报内容的准确性,当场辩驳。还有英语差的同学会主动选修英语课,会主动跟外国同学多作交流,这种学习精神让我非常钦佩。”
在实验室实习的陈毅庭对工作环境有另一番体会:“各个实验室会自主组织定期实验成果分享会,互相交流和学习各自的工作成果,我很享受这种这种工作和学术的交流。”
准备好克服水土不服
香港与内地文化差异不小,香港年轻人到内地工作,也必须做好应对“水土不服”的准备。
袁小姐毕业后,先在香港工作5年,又到内地工作了5年。最近,她在北京一个青年培训教育机构工作了两个月之后,毅然辞职。她意识到,这个在内地发展不算很成熟的行业,缺乏很强的管理能力和有效的监管机制。
“混乱的管理让我做事无所适从,工作项目也没有人跟进,变相不了了之,很多员工在混日子。”体验过两地相异的工作风格以后,袁小姐认为,在香港工作能得到更大的价值和成就感,也倾向把未来的职业规划集中在香港。
对于两地不同的工作文化,冯慧怡也有一点担心,可是她引用了她市场学教授的一句话:“在中国,所有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对内地多元发展的向往,让她更多地看到了事情阳光的一面,4个月在内地的生活和学习,也帮她做好了在内地工作的心理准备。
享受“慢节奏”生活
和香港比起来,许多内地城市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人们工作之余,会拿出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这一点,同样让香港学生印象深刻。
香港大学学生小陈,从5月起在北京一家报社已经实习了一个月,她说,每天工作结束都会到公园溜达溜达,闲时到附近的剧场看看演出。她注意到,不管是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北漂”,还是老北京,他们都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再忙也懂得去运动,周末到公园走一走。而在香港,“多劳多得”的工作文化似乎已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七八点下班,九点吃过晚饭,一天也就这样过去了,周末在家补眠,一周也就这样过去了,工作把闲情逸致和体力都消磨掉了。“相对而言,似乎内地更是一个既能工作,也能生活的地方”,小陈说。(夏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