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2.0时代:偶像的养成 制造与消费

 
韩星2.0时代:偶像的养成 制造与消费
2015-06-28 06:20:56 /故事大全

忠武路全长不到两公里,曾是韩国“星味最浓”的地方。这里临近明洞,以大韩剧场和世宗饭店为地标,高低参差的办公楼窗户上曾经挤满了各种电影公司、制作公司的小招牌,袁世凯驻朝鲜时在此居住了10年,自上世纪60年代发展成韩国“好莱坞”。忠武路上的美貌与浮名,已成过眼云烟。被电影制作公司或星探发掘的时代一去不返。

忠武路四小天王之一金秀贤,虽稳居韩国当红男明星行列,只算最后的辉煌。十几年前第一批韩流明星,还是裴勇俊、张东健、李英爱们靠影视作品一炮而红的天下。然而自从新的传播形式和媒介文本在新世纪的十几年里逐渐发展成熟,现在的追星地点,早就移至三大电视台和几大经纪公司门口,刚刚参加完综艺录制或准备出发的当红偶像明星们让“粉丝”应接不暇。

明星制由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工业开端。电影制作、销售和宣传体系,造就了1910年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劳伦斯。此后一系列偶像诞生,依赖明星魅力,促进电影乃至广告的发行。被英雄化、神秘化是明星的特征。电影曾经是明星展露灵魂、强化光环的唯一方式。海报足够影迷悸动心醉。鸡汤式的报纸杂志和狗仔新闻双管齐下,成为满足大众欲望却越喝越渴的安慰剂。

然而近十几年里,韩国诞生了一种新的制造和消费范式:明星综艺节目。最初始的“本人”和在作品里塑造的“角色”,在明星综艺里,用非常精准的方式糅合成了明星的“个人形象”。这些“个人形象”不同于以往专业作品里既有的“海报式”扁平印象,用知名明星综艺制作人朴羽珍部长的话说:“艺人希望自己的个人形象越丰满越好。”“个人形象”的魅力在中国换算成了价格公式。

综艺开价是片酬4倍以上。章子怡3000万元出任选秀综艺导师的天价刚诞生,就被邓超签约“跑男”每集税后100万元的酬劳,和4000万元一季的明星演讲酬劳刷新了纪录。然而在今日的韩国,明星和综艺十几年来生产的“个人形象”,包含了一个涵盖私人和公众、非表演因素与表演因素、隐私和公共化等内容的多重关系重叠,这使得韩星文化近十几年里的发展和创造,显得更加复杂。

偶像是怎么变成包袱的?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