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中被扭曲的时间(2)

 
知觉中被扭曲的时间(2)
2015-11-19 11:25:01 /故事大全

时间知觉是怎么产生的呢?1996年,杜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沃伦·梅克(Warren Meck)在期刊《大脑认知研究》(Cognitive Brain Research)上发表的文章称,大鼠身上对分秒尺度的时间认知和释放多巴胺的大脑基底核有关,与此同时,短时记忆和释放乙酰胆碱的大脑额叶有关,这两个系统的协同作用让我们可以辨别时间。而早在1989年,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理查德·伊夫里(Richard Ivry)和斯蒂文·基尔(Steven Keele)就观察到小脑在人的时间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另一个重要的感知时间区域则由巴罗神经研究所的巴德·克莱格(Bud Craig)所发现,即前岛叶皮质。这个区域被认为与人的“自我意识”产生有关,饥饿、痛苦、疼痛等感觉都来自于此,涉及情绪的形成。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时间知觉受情绪的影响非常之大。在日常经验中,的确如此,苦闷中度过的时间(如失恋后)漫长无度,一场糟糕的艺术表演会让人如坐针毡,与此相对的是美好愉悦的时光总嫌过得太快。这种效应在研究中也得到一系列证实。如法国里尔第三大学的马里恩·努利亚纳(Marion Noulhiane)等人在2007年发表文章称消极音效比积极音效让人觉得时间更漫长,布莱斯·帕斯卡大学的桑德林·吉尔(Sandrine Gil)等人2009年的文章指出抑郁症患者也会觉得时间过得更慢。还有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做的一个和社会拒绝有关的实验:研究者营造了一个场景,让部分受试的志愿者认为自己不被其他人所欢迎(没有人愿意和他/她同组),而让另一部分认为自己很受欢迎(所有人都愿意和他/她同组),等所有人都相信了伪造的设定之后,就要开始对40秒的时间做出估算,结果发现“受欢迎组”对40秒的估计平均为42.5秒,“被拒绝组”对40秒的估计平均为63.6秒。这一差异可以解释为,被拒绝让志愿者变得更敏感,时间知觉也被拉长了。

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群体,在时间感知能力上异于常人,那就是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儿童,据调查显示发病率在3%~7%。这些孩子很容易烦躁,精神无法集中。近十几年来数个研究显示,这种症状和对时间的认知失调有很大关系:几分钟就会被他们认为是一小时。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注意闸门模型(Attentional Gate Model)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现场,该理论认为人身上有个机制,用来连续对大脑发射脉冲,大脑中的闸门则负责记录下每一次脉冲,因为ADHD患者的脉冲频率比正常人要高,他们就会认为过去了更长时间。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