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治杭

 
东坡治杭
2016-12-15 22:50:18 /故事大全

宋元四年(1089年),为避开朝廷党争,连上四道奏章请求外任的苏轼,被任命为浙西地区行政长官兼杭州太守。这是苏轼第二次到杭州。熙宁年间,在杭州任通判(知州副手)时,苏轼曾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

十五年后再到杭州,美丽的西湖已面目全非,“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据记载,当时作为农田灌溉、饮用水重要来源的西湖堙塞几半,水面日减,淤泥很深,长满杂草,污染发臭。老百姓说:“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不巧的是,这一年又遇上大旱,米价涨了一倍。苏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考虑到西湖有民饮、灌田、助航、酿酒等多种用途,决心浚治西湖,主动揽下这个出力不讨好、但关系民生的差事,他动员民众铲杂草、挖淤泥,使西湖终于恢复了烟水渺渺的旧观。

苏轼把治理西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治理。他把无用的葑草淤泥,化为有用之材,从南山到北山,横贯湖面,绵亘数里,筑成一道长堤,“北山始与南山通”,而过去“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夹道杂植花柳,堤上六座拱桥的桥名: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是他亲自所取,诗意盎然。这样,既免除了水患,解决了淤泥处理难题,又沟通了南北,方便了交通,还美化了环境,增添了西湖的旖旎风光,可谓是一举数得的完美结合。这座利用淤泥筑成的湖堤,六桥烟柳的苏堤春晓,成了西湖十景之首。后人有诗赞曰:“天面长虹一鉴痕,直通南北两山春。”“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

他不仅考虑当前,更着眼可持续发展。为防止水草再生,西湖再次堙塞,规划了多种措施:改种湖上的水生作物,把靠近湖岸的地方租给百姓种菱角,“将葑田变为菱荡,永无茭草堙塞之患”,荒年作赈济,丰年收银子,实现“以湖养湖”。同时,限制种植面积,在湖中心画一三角区域,每个角建一个石塔,形成三潭映月,用美的情愫打动人,使人不忍不想不愿去破坏这人间仙景。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并不想以出政绩而得人心的苏轼,在杭州完成了兴修水利、疏通盐道、整治西湖、平抑粮价、创办官医、赈灾济民等与老百姓利益攸关的一系列大事。

在杭州期间,苏轼审过一个案子,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施政风格。有个叫吴味道的福建穷书生,屡试不第。好不容易又有了进京赴考的机会,却没有路费。亲戚朋友给他捐了一些棉纱,他包成一个大包袱,打算带到京城换成银两用。为了防止路上关卡纳税,自作聪明的吴味道,想了个受苏轼之托往京师给弟弟苏辙捎带东西的办法,在包袱上写了个条子:“杭州通判苏轼送京师苏侍郎宅”,一路北上,企图借苏氏兄弟的名头蒙混过关。没想到苏轼早已不是杭州通判了,结果一到杭州便被查出,私售棉纱,犯了偷税罪。苏轼对这位冒名省财赴考的穷书生并没有责罚,而是亲笔题写自己的姓名官衔和弟弟苏辙在京师的详细地址,换下包袱上的旧封,以示托送,嘱咐吴味道抓紧上路赴京赶考。后来,吴味道高中,特致信感念苏轼的宽容之恩。苏轼充满人情味的为官之道、处理办法,似乎与法治不合拍,但这也正是其可敬可亲、受到—代又—代人喜爱之处。东坡治杭,不为出政绩,只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却流芳千古,至今让人感怀。他在杭州的时间不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但如果杭州历史上少了一个苏轼,是不是会减色不少?

选自《看历史》2009.11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