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行宫突然病逝,继其位者是年仅6岁的载淳。咸丰临终时将幼子托孤于载垣、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而与咸丰久有矛盾的恭亲王奕,同权欲极重的慈禧太后联合。于是,发生了“顾命”与“垂帘”的夺权斗争,其情势云谲波诡,惊人心魄。久控东南军政大权的湘淮大将,也在紧张而诡秘地议谋此事,并谋划让曾国藩黄袍加身。
左宗棠对清廷心怀不满
据称,早在太平军打到湖南时,左宗棠就有过与洪秀全联合造反的行动。当时,左宗棠认为清廷忠奸不分,官场腐败堕落,对洋人卑躬屈膝。民众则因生活困苦,纷纷反抗。而自从满人入主之后,一直对汉人防范压迫。因此,他对清廷统治不满,期望有个开明的汉族政府,来取代腐朽的满族王朝。他甚至在太平军围困长沙时去见洪秀全,纵论“建国策略”,可洪秀全不听,还想把他扣押起来,不得已,左宗棠乘着夜幕逃跑了。
后来左宗棠虽然为湖南巡抚骆秉章当了6年幕僚,但他始终不安心。等湘军崛起,他看到代表汉人和湖南的曾国藩很有希望,就为他筹饷、筹械,为湘军的斗争以及镇压太平军出了大力气。
然而,1859年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左宗棠打起了与清廷对着干的念头。这事还得从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说起。樊燮当总兵期间私役兵弁,挪用公款。左宗棠为此代巡抚骆秉章拟奏折弹劾樊燮。谁知樊燮手眼通天,竟将这起案子报到朝廷,朝廷便派官员审理此事,还让左宗棠到武昌对筹。咸丰皇帝甚至下了一道密令,“如左宗棠有不法情事,可就地正法。”后来,两湖和湘军文武大员、京师肃顺等人,一起出面救护,才保住了左宗棠的一条命。但这已经让左宗棠心寒了,他如何还能再对清朝忠心不贰呢?
湘军“三巨头”的密谈
1860年,英法联军兵进京师,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清廷政权危在旦夕。那些日子里,湘军大员们也没闲着,曾、左、胡(林翼)三人还曾做过一次密谈,谈论的内容便是拥兵自立。
当时的胡林翼最有与清廷分抗取代之想,但他自知才气远不如左宗棠,势力则不如曾国藩,身体又十分虚弱,经常咳血,难当大业。又深知曾国藩总以“卫道”为标榜,不会冒篡位谋权的风险,因此便极力争取左宗棠。他认为左宗棠是“当国最好人选”。后来胡林翼还给郭嵩焘写信说:“季公(左宗棠)得林翼与涤丈(曾国藩)左右辅翼,必成大功。”此时,曾、胡二人已是封疆大员,左宗棠仅仅是一个未补的“四品京堂”,这里却说让胡林翼本人和曾国藩“辅翼”左宗棠。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是说不久的将来,让曾、胡辅佐左宗棠,才能成就“大功”。
当时,清廷在英法联军的攻击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完蛋了。作为湘军首领和大将,议论一下今后的形势和湘军集团的未来也属正常。但是,曾国藩以“忠君卫道”立命,此人胆子小,行事谨慎。当时他又是中心人物,责任更大。他虽然对清王朝也有看法,咸丰对他的刻薄寡恩,他也很是愤恨。但他做人的深沉、谨慎,让他在表面上没有接受左、胡的意见。
至于左宗棠,当时还是“戴罪之身”,他与曾国藩不同,是个不甘人后的豪杰,有项羽“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心。但他也不似胡林翼,时机不成熟,他也不会轻举妄动。
彭玉麟也来“劝谏”
第二年(1861年)秋,咸丰病死热河行宫,以八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这一消息震动了湘军的上层人物。胡林翼先跑到曾国藩这里,告诉他顾命大臣正与慈禧太后尖锐争斗,宫廷政变难免发生,乱子即将闹起。曾国藩对此事虽已有耳闻,但仍听得心惊肉跳,瞪着三角眼,不知所措。
胡林翼瞟了他一会儿,慢慢从怀中抽出一个信套,一面递过去,一面说:”左季高(左宗棠)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他日前游浮梁(江西绕州浮梁)神鼎山,得了一联,寄来让我交你一阅。”
曾国藩打开信一看,上面写着:神所依凭,将在得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曾国藩看罢不觉脱口称赞:“好副对仗工整的佳联,妙极!”又摇头咂舌念了一遍,顿时悟出了联中暗藏的机锋。心说:难道左宗棠要“问鼎”?左氏志向不小,才气也大,但手里只有数千兵马就想趁机黄袍加身夺帝位?他迅速转念:这是让我“问鼎”。于是心里一阵发冷,没说一句话。
胡林翼走后,曾国藩的爱将彭玉麟来见他。然而让曾国藩吃惊的是,这个谨言慎行的彭玉麟居然也说出一番石破天惊的话来。彭玉麟说:“举目四顾,唯我湘军有灭长毛,擎江山之大任,湘军统帅正该是当然的一国之君。”“今东南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彭玉麟的一番“劝谏”,让曾国藩惊得呆住。左宗棠是个胆量冲破天的人,“问鼎轻重”在他嘴里说出不会令人太惊奇;胡林翼多年就有异心,曾国藩也有预见。但心细如丝,持身严谨的彭玉麟也让他当皇帝,并表示愿为之赴汤蹈火。这虽让曾国藩感动,但这种犯上作乱掉脑袋的事,他如何敢答应。曾国藩没有回答,拿别的话岔开了事。彭玉麟何等精细之人,也不再重提。
名士王运指出两条路
才过几天,武昌传来胡林翼去世的噩耗。正当曾国藩哀哭胡林翼之时,湖南名士王运又来造访。曾国藩未及起迎,即闻其朗朗之声:“国家大乱在即,吾为大人送一良策!”王运继续说:“皇太后想垂帘听政,可历史上凡是女人听政,国家必然会大乱!”
随后,王运滔滔不绝,讲了慈禧与恭亲王联盟,与顾命大臣争斗之情形,他表明自己站在肃顺一边,并为曾国藩指路两条,要么就拥湘军重兵声援八大臣;要么就在东南举起大旗,为天下万民做主。
王运说得口干舌燥,曾国藩却很冷淡,他用手指头蘸着茶水,漫不经心地在桌面上划着,王运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竟是一连串的“狂妄,狂妄,狂妄……”王运看后不再说了,起身告辞而去。
曾国藩虽然对清廷的腐败有看法,但他清楚,历来谋反者的下场都很惨。因此,即使到太平军覆灭,清廷迫他解散湘军,他也无“问鼎”之想。
慈禧掌权后,大胆向汉人放权,湘军大员升官加爵,“问鼎”之想也就寿终正寝了。
选自《湖南骡子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