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因礼仪纠纷酿就鸦片战争?

 
清朝因礼仪纠纷酿就鸦片战争?
2016-12-16 10:02:10 /故事大全

假如从一开始,清朝皇帝不唯我独尊,虽不能平等相待但平和一点待人,历史将如何发展呢?然而,历史没有假如。撇开清朝统治者的愚昧保守和西方国家的扩张本质不谈,仅从两种形如冰炭的异质礼仪文化而言,两者一旦相遇必会引发一连串的纠纷。

乾隆皇帝一厢情愿的“朝贡”

1792年,英国政府依照东印度公司的请求,决定借次年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机会,以祝寿的名义派使团访华,趁机与清政府商谈贸易问题。

1793年7月25日,由马戛尔尼率领的庞大使团抵达天津大沽港口。乾隆听说英国使团来为自己祝寿,心里非常高兴,遂命直隶总督梁肯堂前往天津具体照料。乾隆还表示:“英吉利贡使到后,一切款待不可过于简略,致为远人所轻。”既然皇帝发了话,接待人员自然表现得十分卖力。按照乾隆的指示,梁肯堂给停在大沽港口的英国使团送去了几桌丰盛的宴席和其它食物,共计有公牛20头,猪、羊各120头,鸡、鸭各100只,面粉、大米各160包,馒头14盒,茶叶14箱,西瓜100个,甜瓜3000个……还未上岸,清朝就送来了这么丰厚的礼物,这是英使团万万没有想到的。

上岸后,英使团换乘由清朝官员事先准备好的车辆,车上还挂了“英吉利贡使”的条幅。就这样,不明就里的马戛尔尼一行在清朝官员的热情款待下,浩浩荡荡地向热河进发。

1793年9月14日,乾隆在热河正式接见了英使团,马戛尔尼还向乾隆呈递了国书,整个觐见气氛非常愉快。但是,双方的愉快是误解中的愉快,进展顺利也是误解中的顺利。因为马戛尔尼的目的是希望与清朝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打开与中国的贸易通道;而乾隆则误认为英使团是向他“朝贡”来了。如此大的误解,一旦真相被揭开,其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很快,马戛尔尼递交的国书被翻译了出来,清朝官员意外地发现上面写的并不是“朝贡”,而是要求“平等外交、扩大贸易”。乾隆看后认为受了侮辱,龙颜大怒,下谕让英使团马上离开中国。

随即,大失所望的马戛尔尼求见权相和,并将写有包括自由贸易、增开口岸、减少英商纳税等六条要求的一份建议书递给了和。此书很快被送到乾隆手中,乾隆看后,于10月7日下了第二道敕令,将其六条全部驳回,并毫不客气地遣令英使团立即回国。事已至此,马戛尔尼的这次出使彻底宣告失败。回国后,他因深受打击,从此告别了外交界。

屡番受挫使英国人“幡然醒悟”

虽然1793年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失败了,但东印度公司仍多次请求英国政府再次进行使华尝试。1816年,英国政府答应了这一请求,决定再次组团使华。

嘉庆皇帝对英国人此次造访的目的心知肚明,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表现得很不热情。1816年8月,英使阿美士德一行来到天津,由钦差大臣苏楞额负责设宴款待。这时,嘉庆发来指示:“如英国人礼节调教练习娴熟,方可令其进京,否则就不觐见。如不肯行中国礼,与其到京逐回,不若中途转回为妙。”

可是,苏楞额竟胆大妄为,在礼节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即允许英使团向北京进发。在苏楞额看来,边走边做英国人的工作,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英国人态度强硬,坚持认为自己不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坚决不愿行中国礼。

嘉庆闻讯后,立即派理藩院尚书和世泰前往,帮助苏楞额做思想工作。但英使团态度强硬,和世泰害怕皇帝说自己无能,便自作聪明,想出了一个糊弄嘉庆的主意:他故意安排英使团于8月28日夜间出发,让英使团一夜不得休息,正好在刚天亮时到达北京。然后把几个一夜未眠、疲惫不堪的主要使节,连拖带拉地送到皇帝面前,趁他们精神不振、迷迷糊糊的当口,将他们强行按下:让其屈膝俯首,算作行礼。

1816年8月29日清晨,清政府要员们个个穿戴整齐,在圆明园的大殿列班等待,气氛肃穆。嘉庆端坐在龙座上,表情异常欣喜。

此时的阿美士德经过一夜劳顿,正走在离圆明园不远的路上。他衣冠不整,疲乏困顿,被清朝陪同人员连拉带扯地直奔大殿而来。在被拉拽的过程中,阿美士德忽然感到,中国人如此粗暴慌乱,全无斯文,莫非这其中有什么问题?他立即停下脚步,以“极度疲劳,没有洗脸,未穿礼服,未带国书”为由,拒绝前行。由于阿美士德在礼节上的固执,使他这次出使一无所获,甚至连中国皇帝的面都没见着就被赶出了北京。

连同之前马戛尔尼的那次铩羽而归,阿美士德这次出使的失败,使英国资产阶级认识到,想通过外交努力实现打开中国市场的尝试是完全不可能的。此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纷纷扬言,必须用武力说话,才能改变清政府的态度。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殖民者以中国禁烟为借口,终于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选自《文史天地》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