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是个特定的称谓,人人都很唾弃。不过动荡年代,有些人还乐此不疲。中国历史上,汉奸最多的就是大明朝。明末,吴三桂为红颜冲冠一怒,开启了汉奸祸国的先河。从此,当汉奸的人大有人在,刘良臣、刘泽洪、孙定辽、孔有德、王鳌久、王正志、徐一范、徐勇,郝效忠、马得功、李永芳、孟乔芳、张存仁……名单太长,实在没有写不出来完的必要。
那么,明朝人为何热衷做汉奸,难道他们都寡廉鲜耻?
其实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其一,当时人对政府谈不上热爱。明朝政府歧视读书人,大明皇帝经常当面廷杖官吏,不论你是什么样的官员,纵然是饱学之士,也免不了蒙受屈辱。造成明朝部分文人对政府漠不关心,厕身于隐士,大自然的风花雪月陶冶他们的性情。
其二,明成祖曾经杀死了建文时期的读书人方孝孺,此人号称读书种子。为了让方孝孺替自己起草诏书,朱棣下了狠心,说如果不写,我灭你九族,不想方孝孺说灭我十族又有何妨?
其三,明朝财政危机日趋严重。正德以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隐匿赋税,明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封建王朝支费却与日俱增。嘉靖末,皇族达28492位。当时,全国田赋输京米400万石,而宗藩岁禄达853万石,“岁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加上皇室奢侈,冗官冗食,嘉靖一朝每年财政亏空多者近400万两,少者也有百余万两。到1567年(隆庆元年),太仓银仅存135万两,只足三个月的开支。僧多粥少,官员和老百姓的生活肯定受到很大影响。
其四,明朝特务制度比较普遍。官员在家做事情,朝廷掌握的一清二楚,大臣们对第二天的生活提心吊胆,自然不想着修身养性。明朝的三厂一卫都臭名昭著,锦衣卫逮捕人犯不受任何人阻拦,如有反抗,可格杀勿论。由于锦衣卫拥有几乎超越一切的权力,无论刑部还是大理寺见到锦衣卫都避而远之。
大臣宋濂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宋濂吓得毛骨悚然。宋濂是什么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尚且遭到如此待遇,其他人可想而知。
其五,明朝文武官员也有的想忠心耿耿,不过明朝廷不知道。民族英雄袁崇焕,抗清多年,却遭到皇帝处死于西市。不明真相的京城百姓对袁崇焕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这样下来,让很多在第一线上的将士心寒到彻骨,如此自然大节有亏。
其六,相比清朝前期,皇帝特别看重读书人,比如范文程等,都受到朝廷的重用。就是洪承畴祖大寿这些降将,也曾受到清朝皇帝礼遇。所谓人生失意无南北,读书人善于变通,自然想的是良臣择主而事,以致于做出有违民族大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