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老舍小说化戏剧特点

 
探析老舍小说化戏剧特点
2022-02-17 07:16:17 /故事大全

老舍是我国现代的优秀小说家和剧作家,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艺术和独具一格的文学风格,这造就了他在文学领域中的中心地位。老舍在开始尝试戏剧创作的时候,已经在文学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并且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小说家。及至到1939年,当时的社会正在举行全民抗战的活动,而老舍为了解救文学协会资金短缺的问题,在朋友的鼓舞下,开始走上了戏剧的创作之路。事实上,老舍从没有过戏剧创作的经验,对戏剧的模式也不了解,而且老舍也谈到过,自己创作戏剧模式也是按照小说的写作方法来构想,并尝试着把小说和戏剧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小说化戏剧”。因为戏剧的每一幕都要相互呼应,不仅要与前一幕保持连贯性,还要与下一幕衔接,所以剧本在形式内容上都与小说有差别。

一、突出人物在戏剧中的核心作用

在老舍的小说化戏剧创作中,他将人物作为戏剧的中心部分,这是老舍小说化戏剧的突出特征之一。在其他的戏剧中都是把情节作为中心环节,并且特别重视戏剧情节的形象性特征。然而老舍的戏剧创作改变传统的创作方法,把人物作为突出部分,把人物的变化发展作为戏剧作品的推动点。老舍也指出,戏剧创作主要凸显人的作用性,只要人物的戏剧效果得到加强,仍然是一部成功的戏剧作品,只有把出发点放在人物的变化中,戏剧才能沿着设定的轨道发展下去。例如老舍的戏剧作品《张自忠》等都是首先根据人物的发展需要来表现事件的进程,从某一个人物出发,再紧紧地围绕这个人物展开事件和戏剧效果的凸显。虽然在剧作《龙须沟》中首先描写了事件,再描写人物,但最后都是以人物的变化为主。在这部作品中,老舍并没有把视角集中在修沟的过程中,而是侧重于表现龙须沟周围的百姓生活,描写了他们生活的环境和劳动的场景。

《茶馆》是最能凸显出老舍的小说化戏剧的作品,并且展现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特点。在剧作中,引领故事发展的不是较为统一、曲折的故事,而是以茶馆中各个社会身份代表的生活小人物为创作的中心,体现了他们的生活命运,以此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在《茶馆》中老舍共刻画了几十个小人物,很多的人物都有其独有的性格特点,并通过他们的语言特点来折射他们的性格特点。其中王利发就是一个顾全大局、服务周到的人物,对待各个客人都有机敏的反应,凸显出茶馆当家的本色。而常四爷则很爽快,性格上多有在江湖上行走的仗义之气,并且脸上已经有岁月的痕迹,一种老练的沧桑之气。而宋恩子等人则显得尤为奸诈、阴险。在剧作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地位,并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就能使人物的形象凸显出来。在老舍的小说化戏剧中,也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为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凸显人物的戏剧起到了推动作用。通常简短的几句话和简单的动作描写就能起到很好的人物表达效果。在老舍的小说化戏剧中可以看到他对底层群众形象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对他们的生活命运持以关注的目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人物、社会、生命的思考和观察,在戏剧作品中表现出大量的小人物形象,并深刻地说明历史的进步正是得益于广大群众的创作力量,也把生活的真实性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效果结合在一起,构建了独一无二的人文瑰宝。

二、追求戏剧语言的审美特点

另外,老舍在小说化戏剧中对语言的戏剧性效果十分执著,这也形成了他在小说化戏剧创作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老舍在尝试戏剧的创作中逐渐沿着民族化、地域化的路径发展。戏剧通常是以戏剧情节和人物的矛盾性来促进戏剧的高潮发展,并在戏剧的创作中还特别注意事物发展的顺序结构,然而在老舍的戏剧中却是用真实的语言描写来达到审美艺术上的要求。老舍还对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进行艺术性吸收,把具有鲜明特点的语言进行转变,于是就成为了文学化的语言,成为了老舍小说化戏剧中的语言审美特色。

(一)浓郁的京味、京韵

老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大多在展现北京人的生活情操和社会情境,最大的亮点就是戏劇性的语言特色,具有浓厚的北京味道和腔调。老舍还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描写最具北京特色的胡同、四合院等百姓居住的地区,还表现出人民生活中别具风格的情趣以及北京城内的生活原貌。老舍所描述的北京具有鲜明的特点,是没有任何地域可以替代的。老舍的文学作品是对北京的真实反映,在戏剧作品中还多处描写到北京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更有纯北京韵味的语言特色。或许只是简短明了的几句话,但一个充满个性特点的北京人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例如在剧作《方珍珠》中描写到两个相隔多年未见的老友在北京重逢,其中一个说:“哎呦喂,你这个白老二,咱俩十年没见了,我天天都想你,不想你我就是个兔子。”然后另一个人在檫摖眼说:“我要是有一天没想你,我就是兔蛋。”通过两人的对话可以很快地想象出他们大概的性格特征,并鲜明地表现出北京这类人民的形象。通过简短的语句就可以看出北京特有的说话方式和称呼习惯,并在老舍多次的文学作品检验中,使人物语言表现出来的北京味道符合小说化戏剧中对语言的要求。所以欣赏老舍的文学作品总能领略一番活灵活现的北京语言,几乎人物一开口说话就带有纯熟的京味。老舍通过纯正的京腔表现出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并融入到戏剧创作中,把北京话进行凝练,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表现。

(二)平民化的幽默语言

另外,老舍的文学语言中还带有幽默式的语言色彩,在他的小说化戏剧中也是一样,成为了老舍文学创作中独具的语言特点。与其他现代文学作家相比较,老舍的幽默语言更具吸引力。在现代的文学作家中,可以总结出鲁迅的幽默主要表现在对事物见解独到;钱钟书的幽默语言主要是教育者的表现,洋溢着聪慧的性格特征;而老舍的幽默语言则倾向于群众化的语言表现,充满温情,而他独特的幽默化语言主要来源于他在生活中对待人事物的态度表现。当老舍看到了别人身上的弊病,他不会对他们说教,或者是严厉地教育他们,在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缺点,但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所以在描述幽默的语言时,老舍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与群众相等的地位中,而不是站在高处对别人指手画脚。老舍的幽默语言中也具有典型的北京韵味,并且表现出北京人在逃避话题时采用“打哈哈”的语言形式,不仅通过这种发笑的形式来代替心中的愤怒之情,又略带一些自我嘲讽的感情色彩在其中。所以老舍正是通过幽默的语言表现和纯正的北京方言以及淡然的人生态度来展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情境。在剧作《茶馆》中,就特别地描写了常四爷等几位茶馆常客的对话语言。常四爷说道:“我这儿有花生米,边喝茶边吃着,这真是个乐子!”紧接着秦仲义又回答他:“可有谁能嚼动?”王利发也凑上热闹,说道:“好容易有花生米,可全都嚼不动。”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感情色彩中带有无可奈何和气愤,但仍然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述出来,感觉在自我嘲讽,便打起哈哈了。另外在老舍的文章中还对他自己的幽默语言作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幽默其实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心态,幽默的人不会破口大骂,也不会感到自卑。而正是这种幽默的语言能很好地诠释文学艺术家的人生姿态,更是一种脱俗的文学气质和博大的胸襟。

(三)纯正的北京语言特色

老舍在语言上的艺术创造得益于他对北京人民生活方式的关注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他对北京民俗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加工创造,并使其具有文学性的语言特征,经过不断的努力,老舍提炼出来的语言具有干净明了、活灵活现、通俗易懂的特征,并且细化到用词、语气上,甚至是说话时的表情语态都是他特有的语言表现形式。在老舍创作的小说化戏剧中,北京人民的方言经常出现在剧作中,使戏剧艺术更具有生命力和灵动的气息。而且老舍使用的北京方言能很好地體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引用了大量的群众化用语和儿化音,例如抓早、赶趟儿、倒霉蛋儿等,这些词汇都具有北京语言的特色,还带有爽朗的行事作风,展现出别有韵味的语言特征。例如在小说化戏剧《龙须沟》中,描写到丁四嫂刚穿上了新鞋时的感受,“瞧,这鞋还真抱脚儿,肥瘦儿都能穿。从这简短的一句话中,可以体会出北京人说话的语言特点。一般情况下试穿新鞋可以说是“合脚”,但老舍却引用了北京腔调,而采用了“抱脚儿”,不仅用词上符合北京人的说话方式,在读起来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北京人的爽朗之气,很亲切、到位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中的情感,并且说话者的语气和神态都能浮现在我们脑海中。

老舍亲身经历了北京社会中的种种变化,亲眼看到了北京面貌的转变,并且把北京的变化和感情基调都表现在小说化戏剧创作中,深刻地描写了北京社会中的全貌和民风。老舍是一个赋有真知灼见的文学作家,他洞悉社会中的百态人生,并站在世界的高度上观察社会生活,敏锐地嗅到城市的变迁和前进,并对此细细品味,使其成为小说化戏剧中独特的戏剧元素。老舍开创的小说化戏剧独具一格,并且打破传统戏剧创作模式,把人物作为戏剧的核心并推动戏剧故事的发展,再加上赋有审美意涵的语言特征,使老舍创作的小说化戏剧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演绎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徐忠明.老舍戏剧的语言艺术[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4).

[2] 杨清华.浅析老舍《茶馆》语言艺术[J].科学咨询,2009(12).

[3] 马名法.借着对话写出性格来——老舍论戏剧语言的性格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

[4] 陈发兴.《茶馆》艺术性谈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8(04).

[作者简介]

高建慧(1965—),女,吉林德惠人,学士,长春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野事
下一篇:紫砂壶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