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绘” 从一只老鼠画出一个帝国(3)

 
“生命之绘” 从一只老鼠画出一个帝国(3)
2015-07-28 10:31:08 /故事大全

“我希望动画片中的人物能变成真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人,而不单纯是一幅没有生命的图画。”早在米奇诞生的前一年(1927),华特·迪士尼曾这样阐述自己的动画美学。他相信,动画人物只有化身为现实中的人物才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显然《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再次证明了他作为动画帝国缔造者的天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在《创作大师》中写道,20世纪的人类视觉经验转型之重要,足以与15世纪文艺复兴的蓬勃荣景相提并论。20世纪人类社会的眼界变动大半是技术变革造成的,尤以电影、电视、录像节目和数码照相机的问世,还有这一切传抵全世界人类的迅捷速度为甚。

《白雪公主》帮华特·迪士尼——这个曾经从战场退役归来立志成为“最伟大动画家”的19岁青年,曾经在堪萨斯小城里经历了一次次创业失败,甚至曾经在只有40块钱的窘迫下,依旧坐着头等舱奔赴好莱坞的野心家——从在一间月租10美元的“迪士尼兄弟制作室”开始,终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动画帝国。当然迪士尼动画时代的开拓者名单上,远不只有迪士尼一个人,从与迪士尼携手并肩奋战的挚友乌伯,到至今为整个业界所崇敬的“迪士尼九大元老”(Disney nine old men),以及他们创下的“迪士尼十二准则”(挤压与拉伸、蓄势、分阶段、持续动作与姿势定位、完成弧形运动与交叠、减速和加速、弧线、二级动作、定时、夸张、扎实的描绘、吸引力),乃至如今“生命之绘”艺术展上,那些在美丽手稿上被标注为“迪士尼艺术家”的人们。

手绘之魅

“生命之绘”艺术展共展出300多幅动画作品,分“友谊、家庭、勇气与爱”四个部分,展品主要由“迪士尼艺术家”们的手绘作品组成。尤其给人以重回二维动画旧时光的错觉。相对较多运用运动捕捉技术,强调精确高效的三维动画,工艺复杂繁琐的传统手绘动画,因其视觉上的丰富性至今被业界感怀难忘。二维动画更多的不是求真,而是写意求神,因此毫无疑问手绘动画更善于发挥浪漫主义风格,甚至即便今天,就这种浪漫化和幽默感而言,也没有任何动画形式可以和二维手绘相提并论。华特·迪士尼很注重发掘动画绘制师的创作才能和内心感情,他认为手绘动画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完全发自内心的温暖和亲切,大脑、人手与绘画工具在纸张上美丽而奇妙地相互交织,成就出缺乏感情的机器技术所不可及的那种灵活创作方式和风格。

华特·迪士尼更欣赏和热爱绘画之美。迪士尼内部的绘画训练班和迪士尼制片厂的历史一样悠久。甚至上世纪40年代华特·迪士尼还曾携手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合作了一部6分钟的艺术短片,以象征着时间的古希腊神话神祇柯罗诺斯(Chronos)为主角,他常以蛇的形象出现,却拥有人头、牛头及狮子头三颗头颅,故事描述柯罗诺斯苦苦追求一位凡人女子,整部短片充斥着柔软的钟表、长脚的大象、扭曲的雕塑,还有蚂蚁、面包、抽屉等等的达利意象。全片没有任何对话,配乐来自墨西哥作曲家多明戈·斯阿曼多(Armando Dominguez),动画场景如梦似幻,并穿插着至今也令人惊叹的特效画面,充分展示着两位艺术家对“幻想”与“回忆”的执著。

这部名为“目的地”的动画短片至今已鲜为人知。达利曾描述这段短片时说:“这是一部在时间的迷宫中探寻生命问题的魔幻作品。”而相较于达利较为抽象的诠释,迪士尼则更加“迪士尼化”,更善于将自己的企业精神贯彻到底,“这是一个关于年轻女孩寻找真爱的简单故事”。

但作为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华特·迪士尼,甚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用玩笑的口吻说道,自己手下那9个赫赫有名的动画大师终有一天会退休,他们那种费时费力的手绘动画片也将会为其他先进的动画制作方式所取代。事实上,他的预言的确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就得到了验证,2006年澳洲迪士尼卡通(Disney Toon)动画片工作室作为迪士尼最后一个手绘动画片工作室结束了运营,迪士尼彻底告别了手绘时代的辉煌。好莱坞著名导演、迪士尼的忠实追随者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听到迪士尼将停止生产手绘动画片的消息后,甚至意味深长地说:“如果动画故事本身成了电子革命时代的副产品,那么动画片产业将会彻底崩溃。”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