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之路并不顺利。还是因为穷,李小平等不到三年学成,只学了一个月便放弃了,凭自己的业余爱好刻字,赚钱补贴家用。1990年,刻一个字3厘钱,年轻的李小平不知道累,加班加点,一天能刻1.2万个字,月入千元,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但刻字并不足以立身,一有空闲,他就琢磨怎么做笔。与其他人不同,李小平更多以玩的心态,想着怎么把一支笔做好。事实上,这其中也有怄气的成分。1989年正月,李小平跟师傅第一次出远门谈业务。在郴州师范学院,师傅请学院老师吃饭,席间老师提出意见,说笔没有上次的好用。回到旅馆,李小平问师傅,为啥毛笔不能一支一支做好,这样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师傅斥道,自古没有这个事情!毛笔业有句行话叫“一桌毛笔”,一批数以百计,哪有一支一支造笔的道理?李小平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学,先把一支笔做好。
自学起来并不容易。小小的毛笔,按照传统工艺流程,细分可分为120道工序,粗分也有二十几道工序。毛笔的笔头分为笔柱、披毛两大部分。笔柱相当于笔芯的概念,决定了一支毛笔的硬度与受力程度,往往由多种不同种类、形状、长短的动物毛混合而成,体现在配料环节的配比方式最为检验制作者的功力。披毛,是披在笔柱外面的一层外衣,一般为单纯成分的动物毛,以提升笔的审美和性能。这两部分由于都要在水里完成,也称为“水盆”,每个部分的工艺又分为选料、理毛、去脂、去绒、齐毛、切料、混毛、剔毛、配料、梳衬、捲笔、披豪、上灰、绑笔14个环节。笔头完成后,依次还需要经历笔杆制造、装配、修笔、刻字几个环节,称之为“干作”。
刚开始做笔的时候,李小平折腾几天时间才能做好一支笔,偶尔的成功让他很高兴,可等到下次再如法炮制,却不是总能做好。想来想去,问题出在动物的毛性状各异,稍有不同,做出的笔书写效果也千差万别。李小平慢慢搞清楚,做好一支毛笔,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对不同种类与粗细的毛的搭配,从而达到特定的书写性能。
选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经过长期演进,目前毛笔的主流原料粗分为兔豪、狼毫与羊毫,由于颜色、长度与生长部位各异,其性状又各不相同。兔豪是野兔脊背上的毛,前人将其按品级依次分为紫毫、花豪、三花、五花、七花。其中,紫毫为纯黑色的兔豪,由于毛色漂亮,弹性、灵敏度俱佳,最易折损也最为珍贵,在古代往往被作为贡品。狼毫为黄鼠狼尾巴上的毛,比紫毫软一些,毛锋和弹性也很好。羊毫最软,等级和性状最丰富,“来得也最辛苦”。只有在四季分明、水草丰润的江浙地区出产的羊毛才可使用,而且还得是在上半年出生的一年生公羊,因为只有在冬天寒冷时长出的毛才用,屠宰一般在腊月进行。李小平介绍,一只羊身上的毛共分为70多个品种,有20多种可以用作制笔,顶级的毛只有几种。前几天,他还和一个贩羊毛的老人聊天,对方告诉他,1吨羊毛里只能选出2斤可以做笔。
在淳安堂的茶桌上,李小平拿出他珍藏的各种动物毛,一脸自得。“这种顶级的紫毫,过去一个地区每年上贡的产量才是6两(16两旧制),我这里一年收几斤。”他又指了指墙角细瘦的老湘妃竹,一根价值好几万元。
制笔与用笔
1992年,李小平和妻子正式开始做笔。他们的毛笔制作虽然精益求精,销售情况却不理想。那时市场上毛笔便宜,同样的一支笔,别人卖5元已经很贵了,李小平的笔成本就要6元,叫好不叫座。更重要的是,当时还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百货商店、一级供应站、二级供应站、学校的传统销售渠道非常强势,一无品牌二无市场的家庭作坊,完全没有话语权。做了一年多时间,李小平发现自己做的笔质量虽然得到内行的认可,却无法帮他在当地谋生,更谈不到提升社会地位了。
1993年,李小平决定出去跑业务。90年代初,许多国营造笔厂为了打开市场,也都跑往各地联系业务。幸运的是,他在杭州碰到了同为笔痴的新兴斋笔庄老板张新根。试用之后,张新根把他的笔全要了,还告诉他有多少要多少。销售的问题一举解决。两人变成家人一样的关系,到1997年李小平创立自己的品牌后,至今仍然以低价为新兴斋笔庄贴牌生产。
2002年,通过农耕笔庄的主人、中国毛笔博物馆创建者邹农耕,李小平首次接触到了互联网,两人在书剑江湖论坛创办了第一家网络毛笔店。再也不用去各地跑业务,与同好的频繁交流,还有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打开了李小平的视野,他开始意识到传统毛笔行业的最大问题是,毛笔的制作与使用是脱节的,由于做笔的人并不具备书法方面的专业知识,制笔仅仅作为一个传统手工业被传承下来,过去怎么做,照着做就行了。至于为什么要那么做,对毛笔制作的原理与背景,多数人并不清楚,许多重要的信息在传承中遗失,徒具形式。
研究起来很有意思,由于对毛笔纸张等器物的历史并不熟悉,一些学者往往把书法的历史讲得很玄乎,并不符合史实。从古至今,做笔的原理,首先解决的是实用性问题,作为书法的艺术欣赏层面则排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