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只为看鸟的旅行(3)

 
来一场只为看鸟的旅行(3)
2016-01-06 09:54:36 /故事大全

在山坡上看了两个小时后,我还没有适应望远镜带来的眩晕感,大家已经收获了赤颈鸫、棕眉山岩鹨、褐头山雀、斑鸫等23种鸟,并记录下了每种鸟看到的数目。

午饭是在路边吃干粮,旁边的树梢上一直有只银喉长尾山雀在扑腾来扑腾去。有人拧了下保温杯的盖子,旁边几个人立刻停下手中的食物定住,几秒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他们把拧盖子误听成了某种鸟类的叫声。

第二个观测点在垭口,大家期待在这里看到粉红腹岭雀,这要碰运气,运气不好就会一无所获。胡阿姨上次来灵山运气就很好,她在这等了一个小时,在离开的前一分钟,一群粉红腹岭雀奇迹般地从天而降。

62岁的胡琼玫是这次车队里年纪最大的观鸟者,前几天才刚刚从纽约回来。退休之后,胡阿姨的生活重心全放在了鸟上,今年她2月去了哥斯达黎加,8月去了伦敦鸟展,11月末专程到美国看冬季的鸭子。几天后,我去她家里拜访时,一进门就意识到了她对鸟的热爱——挂画、冰箱贴、日历、抱枕,全都是各种各样的鸟类形象,还有满满两书柜的鸟类图鉴和自然科普书籍。倒水的杯子上有火烈鸟图案,刚聊几句,角落的挂钟到了整点,响起了一阵唧唧啾啾的鸟鸣声。

胡琼玫喜欢上鸟,是在小学六年级。当时她刚搬到北京,跟着爸爸去颐和园。60年代的颐和园外还是大片的芦苇塘,胡琼玫记得非常清楚,就在距离五六米远的地方,她眼看着一只蓝色翠鸟落在了芦苇丛中。

那只翠鸟个头只比麻雀大一点,有与体长不成比例的长喙,鸟羽深蓝浅蓝交织,阳光下闪烁着绚丽的色彩。

“太漂亮了!”十几岁的小女孩看得入迷,这个惊艳的印象在胡琼玫心里埋了好多年,长大之后,她当兵、做医生、转业、进贸易部,20多年跟鸟没有打过任何交道。直到1994年,她第一次去英国出差,发现到处都有观鸟的小册子,才知道观鸟也是一门学问。

英国是现代观鸟的起源地,自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英国人对鸟类的兴趣就不断升温,但当年的爱鸟体现在收集鸟蛋、用鸟类羽毛装饰帽子等炫耀性行为。19世纪末期,这种对鸟类的兴趣从占有逐渐转移到了观察上,1889年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成立后,观鸟逐渐变成了英国以及欧洲一种流行的户外运动项目,如今,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有超过100万会员,相当于每62个英国人就有一个是观鸟运动的痴迷者。

1994到1996年,胡琼玫旅居英国的两年里,发现看鸟是件挺容易的事:当地有很多小册子指导人看鸟,水系多,湿地多,自己家门口的小池塘平时都有鸟看。胡琼玫那时只凭眼睛看,常见的是疣鼻天鹅、大雁、凤头麦鸡,最喜欢的是知更鸟。“这几种鸟是后来系统观鸟了,看书才知道习性、名字,当时就只是觉得挺好看的。”

回国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胡阿姨参加了一次在北京汉石桥湿地的观鸟活动,那次的组织者请了几位资深观鸟爱好者,还有鸟类博士生,那次有专家讲解的活动让胡阿姨知道了“观鸟不是自己瞎看,不光要知道鸟好看,还要往深里看——要知道鸟类的习性、迁徙时间等”。

等到2008年,胡阿姨退休,她的观鸟事业开始走向正轨了。

第一年先学知识,胡琼玫报名参与了北京观鸟会的鸟类调查,每周一次在圆明园集合,夏天7点,冬天8点,一大早跟着别人去园子里做记录。看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经历了四个季节,《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上有1329种鸟,胡阿姨基本把北京常见的400种都记得差不多了,跨过了观鸟圈里“三百而立”的大关,就开始往北京之外走了。

跟很多观鸟爱好者一样,胡阿姨出行一般是确定一个目标鸟种,然后奔赴特产地,再把当地的其他鸟种也搜罗搜罗。这几年她去过盘锦红海滩、大理、香格里拉、盈江等地。有时“鸟运”好,在河南董寨顺利地看到白冠长尾雉,去陕西洋县看过朱鹮;有时也会扑个空,专程赶到广西崇左,慕名去弄岗自然保护区看弄岗穗鹛,等了三天也没看到,好在顺路见到了许多北方没有的鸟种。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