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为什么不敢养“小三”

 
梅兰芳为什么不敢养“小三”
2015-04-15 09:16:42 /故事大全

台湾地区驻香港的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在香港举办一年一度的“台湾月”活动,从10月31日开始,持续整整一个月。开幕首日,带来了台湾国光剧团的京剧歌唱剧《孟小冬》。笔者有幸受邀观看,一边看,一边感慨。

首先,论《孟小冬》的形式,是颇好的。台湾的剧团,擅长将古典的戏曲,包装以新且有趣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赖声川的相声剧是这样,师承于他的“相声瓦舍”同样如此,把《黄鹤楼》《叫卖图》《白事会》等经典段子,改编成有完整故事的舞台剧。所以,《孟小冬》表面上虽然讲的是“冬皇”一生的故事,但实际上的重点,却是《四郎探母》《游龙戏凤》《搜孤救孤》《大登殿》等经典京剧选段。在不知不觉中,观众已经欣赏了一遍经典。

《孟小冬》的故事,上半场以孟小冬和梅兰芳的故事为主线,下半场则以她与杜月笙的故事为主线。看上半场的时候,笔者常常忍不住在心底发笑。因为被梅兰芳迷得神魂颠倒的孟小冬,当时大概只看到他头上的明星光环,于是宁可选择放弃自己的演绎生涯,做他身后的女人。然而,却因为梅兰芳其实已有妻子,孟小冬的“小三”身份难登大雅之堂,最后被梅兰芳拒之门外。

(资料图:京剧歌唱剧《孟小冬》剧照)

这里,我们就不禁要问两个问题:第一,民国初年虽然提倡“文明婚姻”,但“妻妾成群”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更何况,名人公开纳妾、养好多姨太太的也不少,怎么就轮到梅兰芳这么“矜持”呢?顺着第一个问题想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梅兰芳这个角儿和其他的角儿有什么不一样吗?

梅兰芳的成功,首先自然归功于他超群绝伦的艺术天分。但是说到梅兰芳的成名,则不如用“神话”来形容更为贴切。这就要提及梅兰芳背后的“王牌经纪人”——戏剧理论家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前几年已经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从中未免可以看到“梅兰芳神话”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齐如山说:“我最初看过梅的几次戏,觉得他虽然叫座之能力极大,但艺实平平,可是有他的特别长处,就是天赋太厚,学界中所谓天才太好。”当时的中国,正是西方洋派戏院进入的时候。其中的典型,比如上海大世界。在这种西式的戏院演出,与中国古典的戏台大不同。齐如山是早期从海外留学归国的一批人,在国外学了些西方戏剧理论,他的抱负是改造中国的传统戏剧。他毫不掩饰地说:“所以帮他(梅兰芳)忙之动机,则确是为的编戏。”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1929年梅兰芳赴美演出,一下子蜚声国际,回国后终成为“大师”。孟小冬1925年就认识了梅兰芳,可谓见证其创造奇迹。

中国人当时迷信外国得很厉害(其实现在也无大的改观),凡是中国的玩意儿,只要到外国亮一亮相,再回来就身价倍增(类似今天要去维也纳金色大厅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镀金效应”也。齐如山认真筹备梅兰芳出国演出的事,他在书中写说:“中国人大半主张到巴黎,说世界上的艺术团体,只要在巴黎演红,则无论到何处,都可畅行无碍。后来以此意问外国人,外国人则说这是大战以前的情形(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大战以后,世界局势改变,凡艺术团体,若能在纽约的百老汇演红,以后到各国就没有问题了。”

京剧是中国的没错,但是在当时可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地位,外国人哪里懂得什么是京剧?京剧有那么多面向,应该呈现哪一面给外国人看?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可想而知,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演京剧的方法——有的全本戏一演就是两三天——外国人谁有耐心看完?所以,为了吸引外国观众的注意力,必须凸显一些他们没见过的元素。换句话说,满足他们的猎奇心。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梅兰芳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