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的“潜伏”

 
大宋朝的“潜伏”
2016-12-16 09:30:27 /故事大全

依靠苦情戏打入内部

刘蕴古被抓获并判处死刑的时候,在南宋已经潜伏了四年左右。

公元1161年,刘蕴古以珠宝商的身份为掩护来到寿春搜集情报,为金国皇帝完颜亮进攻宋朝作准备。寿春地处宋金交界之处,往来商贾云集,在这儿没有多少人谈主义,无论攒饭局还是请听戏,大伙儿惦记的都是生意。刘蕴古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他的商人身份便于四处行走,而经营珠宝又能够接触到身份不俗之人,不是口袋儿里有钱就是手心儿里有权,利用价值极高。

在与南宋方面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刘蕴古有意无意地总把宋金政治挂在嘴边,今天谈金国多么地像纸老虎,明天说宋朝实力如何雄厚,总而言之,就是长大宋朝的威风灭小金国的锐气,谈得多了,就会流露出对金国丝毫不抱希望,想和金国划清界限甚至加入大宋朝国籍成为大宋朝廷的子民的想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时候,刘蕴古还常常“口无遮拦”,大谈自己了解的金国内幕,甚至大爆猛料。

宋朝边境的守军不少,为了确保地面安全,撒有不少耳目,消息十分灵通,他们很快就听说了在自己的地界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金国商人。驻扎寿春的将领听完汇报,认为这名外商的政治倾向明显利于我方,很有利用价值。于是,洋洋洒洒地写了报告,称此人堪用。报告层层递交,最后到了最高决策层手里。

朝廷派遣的调查人员很快找到了刘蕴古。

调查员来后,刘蕴古按照预先的排练,一上来就把他们当成了知心大姐,开始倾诉衷肠。他说:各位大人明鉴,我啊命苦(辄流涕曰:予何时见天日耶)。生活在小金国,一把年纪了,才赶上荐举,准备到礼部混个官当,结果两次被推荐两次被鄙视,屡战屡败之下连个芝麻大的官儿都没混上。你们看我经营珠宝,衣着光鲜,其实这是无奈之下的下下策,怎么办呢?仕途已然无门,只有下海经商混口吃喝,但凡有个官当,谁会在这乱世之中提着脑袋四处奔波呢,不定哪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

这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刘蕴古当着调查员的面,把自己抹成了天下第一苦命人。还真别说,他天生就是一实力派演员,这一番诉苦,把调查员悲天悯人的情绪全调动起来了,大伙儿凑在一起为他难过,感慨世态炎凉。

刘蕴古趁机表达了自己不想在金国混,意欲到宋朝谋求发展的想法,而且,如果自己能为宋廷所用,一定尽效犬马之劳,辅助大宋夺取中原,把金国彻底消灭(苟见用,取中原,灭大金)。希望大宋朝廷能成全自己,予以收留。

消息传到宋高宗耳朵里,这个热爱书法却昏庸无比的皇帝十分高兴,当即任命刘蕴古为迪功郎、浙西帅司准备差遣。虽然只相当于科级干部,但毕竟取得了名正言顺的宋朝官员身份,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刘蕴古便正式开始了他在南宋的潜伏生涯。

根据刘蕴古的表现来看,他确有几分才华。他的潜伏,并不是简单地竖起耳朵闭紧嘴巴,然后把收集到的重要信息派人送回金国,而是积极参政议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宋事业上。据记载,刘蕴古“日强聒于朝,辩舌泉涌”,也就是说,他在朝堂上不是个听课的小学生,而是夸夸其谈,议论国事,发表政见。甚至舌战群儒,与所谓的同僚们展开辩论,以至于让诸多位高权重的大臣十分惊讶(廷臣咸奇之),认为他是个人物。

有惊无险过难关终究暴露

然而,虽然刘蕴古凭借着高超的演技把大批南宋高官蒙在鼓里,个别官员还是怀疑起他的身份。右武大夫魏仲昌就是。

作为军事官员,魏仲昌对刘蕴古这类外来人员本来就十分警惕。加之刘蕴古的一次贸然行动,的确露了马脚,被魏军官觉察。

在杭州吴山有一座伍员祠,某位富人出巨资为祠捐做了一块奢华非常的匾额,刘蕴古到祠里一番祈祷之后,称他与这里心有灵犀,于是捐出俸禄,命人重新制作匾额,并把自己的名字和职务刻在上面。

此举令当地百姓惊讶万分,民间舆论纷纷质疑。如果用更好的匾额替换也就罢了,结果这个新的还不如旧的好,那换了它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这时魏仲昌现身了,他凭借过硬的军事素养和超人的分析能力,做出了大胆的判断。他说,刘蕴古就是金国派来的一个大奸细(刘蕴古者,真奸细也)!挂出这个带有职务和姓名的牌子,明摆着是通知其他同伙自己在这里。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个秘密交通站。

可惜,听者都当成了乐子,没人拿军官魏仲昌的话当真。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关系。在南宋那个重文轻武的年代,武官的话并不怎么管用,何况魏仲昌还是一个中低级别的军官,人没地位说话自然没什么分量。万幸啊,刘蕴古就是这么托大伙儿马马虎虎的福,浑身冒着冷汗躲过了一劫。

在刘间谍潜伏得起劲的当口,金国内部却发生内讧,完颜亮被政变分子砍了头,入侵宋朝的计划和行动自然也跟着泡了汤。摆在刘蕴古面前的是只有继续潜伏,并尽量争取宋朝廷更大的信任,以待时机。

公元1163年3月,北方游民上万人应募去北方种地。刘蕴古听说后摆出一副要为国家为朝廷尽忠的模样,喊着不能让这些人老死田间的口号,主动请缨要求去训练这支队伍。他的这一要求得到了官员们的广泛支持。然而,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反对者的代表是次相(丞相之一,仅次于首相,相当于副总理)史浩。

他派人把刘蕴古找来,连口气都没让人家喘,当即发问:“当年樊哙申请十万兵马扫平匈奴,被认为吹大牛理应当斩,现在你统率这一万多乌合之众,能干出什么奇迹?”

刘蕴古兴冲冲地赶来,以为诸位长官对其青眼有加,正洋洋自得,没想到史浩话锋如单刀直入,顿时吓得慌了神,赶忙回答,自己没啥想法,这些游民的家眷都不在此地,他们不会为我老刘挟制为我老刘卖死命,我只不过是打算好好地训练他们而已。

史浩听完反问道,这些游民的家眷不在这里,你的家眷又在哪里呢?这一问正中要害,因为当时刘蕴古的家眷都居住在金统区。刘蕴古自知说错了话,惶惶然退了下去。

这一番对质,史浩盛气凌人,却没有说服诸位同僚。大伙都觉得单凭这几句问话,实在不好判断人家小刘就是金国的间谍。毕竟训练人马是舍己为公,家眷没有跟来似乎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何况,大伙对史浩的工作作风也不太买账,因此纷纷摇头,用实际行动表白立场:不敢苟同。刘蕴古二次躲过劫难。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虽然刘蕴古的仕途还不错,短短几年里又升了官,官至右通直郎,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公元1165年,大宋朝廷捕获了刘蕴古派往金国递送情报的仆人。大刑伺候之下,仆人选择了坦白从宽之路,把领导刘蕴古揭发出来。

至此,刘蕴古的潜伏间谍身份彻底暴露。同年10月,他被大宋朝廷处以死刑,潜伏生涯终告结束。

选自《青年博览》2009.12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