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疯狂的“避讳癖”

 
太平天国疯狂的“避讳癖”
2016-12-16 09:35:24 /故事大全

明末陕西农民起义,最初的起义首领几乎都用的是假名,究其原因,是这些人虽然造反,但他们的妻儿老小却还在老家当百姓,所以他们隐姓埋名,为的是不连累家人。

然而,当太平军举家随营时,他们却不屑前辈们那种躲躲闪闪的窝囊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改名,恰恰相反,太平天国上自天王洪秀全,下至普通兵,改名蔚然成风。

改名蔚然成风

洪秀全自己的名字,按他儿子的话,是“天安的”。他本来谱名仁坤,小字火秀,开始传教之初,就假托天父旨意,改名洪秀全,这是因为上帝叫“爷火华”,自己名字当然不能有火。不但如此,秀全这两个字可以很方便地拆开来做文章。后来金田起义,有人便开始大玩拆字游戏,编造什么“三星高照日出天”,什么“三八廿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尔民极”,合在一起就是洪秀全要当帝王。这招显然十分好使,直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编造着新字谜。

不过洪秀全可不是只有一个名字,他自己记载,上帝让他改名时嘱咐,他“下凡这几年”,有时候要叫洪秀,有时候叫洪全,这大约是为了保密和逃避清方追查;后来当了天王,他给自己起了个小名叫“洪日”,这自然是因为他自称太阳之故。

洪秀全的重臣、大将中,改名字的也很多。比如北王韦昌辉和弟弟韦志俊,原本叫韦正、韦俊;大将李来芳,本名叫李开芳;名医李俊良,原本叫李俊昌;英王陈玉成,原本叫陈丕成;答天豫薛之元,原本叫薛小。

其中有些人甚至改了不止一次姓名。如忠王李秀成,本名李以文,改名寿成,又改名秀成;赞王蒙得恩,本名上升,改名得天,又改名得恩;奏王赖世就,本名赖九,改名赖世国,又改名赖世就。

避讳爱好几近疯狂

封建时代,各朝都有“避讳”。帝王的名字不可以随便用于其他场合,如果是双名,一般规定不能连用。所以,太平天国对避讳的爱好,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洪秀全父子和东西南北翼五王的名字要避讳,一些不好的字眼,如丑、亥(和“害”同音)等要避讳,甚至有些常用字,如师(只许用于军师、先师、后师等)、龙(只许说“宝贝龙”而不许用于取名)等也不能用,“王”、“主”等看上去比较“威风”的字同样不允许用。这样一来,许多姓都不得不改,王是中国排名前三的大姓,洪秀全表哥家也姓王,可因为王这个字不许用,王姓都被迫改姓汪或者黄。因此,在太平天国境内连一家姓王的都找不到。此外,洪秀全不许一般人姓洪,安徽人洪容海加入太平军第一件事就是改姓“童”,他后来投降清军,第一件事就是把姓再改回来。同样,赖世国改赖世就,蒙得天改蒙得恩,也是为了避开避讳词。李俊昌改李俊良,是因为北王叫韦昌辉,有个昌字;李开芳改李来芳,则是因为翼王叫石达开,有个开字。

从蒙得恩等人的几次改名(因为避讳上帝的上改名得天,又因为避讳“皇天”的天改名得恩)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避讳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但也有例外,后期由于天京之变和石达开出走等,昌、开这些原本避讳的字变得百无禁忌。所以,李俊昌、李开芳也因此恢复了本名。而因为洪秀全儿子洪天曾的出生,而不得不改姓“永”的太平军将领曾天浩、曾天养、曾水源等,也总算有了认祖归宗的自由。

觉得本名不雅方改名

太平天国起自草莽,很多人只有个诨名,像天地会出身的罗亚旺,还有打铁出身的赖九,小偷出身的薛小,贩私盐出身的孙臭(后来改名孙魁文),本来都只有个小名,如今当上“高级官员”,总要起个相称的大号。有些人本来有大名,不过觉得大名不够响亮,就顺势改一个,像李以文改名寿成,大约就该属于这一类。

许多朝代的皇帝都喜欢赐名、赐姓,洪秀全也很喜欢这一套。陈丕成改名陈玉成,李寿成改名李秀成,都是他的杰作,特别是李秀成,这个“秀”是洪秀全自己名字里的一个字,本来除了杨秀清谁也没资格用,特意赐给李秀成,是为了告诉天下人,他对李秀成是非常看重的。

太平天国早期禁止结婚,已婚男女也要分别居住,许多深感寂寞的将士就到处搜罗孩童,当作义弟或养子,一些人丁单薄的高级将领,像杨秀清,也用这种方式扩充势力,这样也产生了许多改名人物。

还有些人的姓名,则是因为更特别的原因:单名。

当年王莽认为双名不雅,便下令全国都改成单名,没想到千百年过去,太平天国认为双名才是正理,于是曾参加过三元里抗英的天地会老将周春,归附太平天国后就给改名叫“周春之”,捻军大首领龚得、张龙,也被太平天国写作“龚得树”、“张元隆”。

选自《时代周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