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眼镜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美国汉学家艾美丽(Emily B.Curtis)2000年的著作《清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杂考·虹影瑶辉》中有这样的记述:“康熙三十四年(1695),纪里安奉召赴京,留居法国神父居所,即西安门内蚕池口之天主堂。康熙三十五年,洪若翰致函法国。10月17日函:我们的居所正在制造玻璃。10月31日函:由于纪里安神甫的缘故,皇上正于我们居所旁的一幅大地方上建造玻璃厂,乞请我们法国玻璃厂选派一位或两位熟练玻璃工匠来华,以便制造出如同我国的玻璃盒水晶,以致镜面釉彩,亦请选派珐琅匠一名。”纪里安(Bernard-Kilian Stumpf)为德国巴伐利亚人,1655年出生,1694年经澳门抵华,在京师任职直至1720年。德国人向法国请教技术,如今听起来有些怪异,但在17至18世纪却是理所应当。自威尼斯“偷师”之后,法国已经成为欧洲数一数二的玻璃制造大国,这种状况直到伦敦世博会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才有所改变。更适合望远镜的光学玻璃18世纪初在欧洲出现,首先拥有这项技术的正是法国,随后相继被英国与德国掌握。烧制光学玻璃的秘诀之一恰在于中国本土玻璃中一直不被看好的铅。早在1684年,康熙就曾派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等人前往法国,寻求精通科技与各种技艺的法国传教士。虽然是德国人,但纪里安“奉召赴京”也是源自于此。不过,纪里安留下的玻璃厂并不曾“与时俱进”地烧制多少光学玻璃,这其中或许有法国向来对外界封闭自己的光学玻璃烧制技术的原因,或许也有典型东方式的偏好因素。清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康熙至乾隆三朝,自嘉庆之后日益衰落,光学玻璃已不敢奢求,连皇室日用玻璃器皿都日渐粗糙,至同治、光绪年间连皇帝都忍不住下旨训斥。雍正对玻璃器的烧制比康熙还要上心,甚至在自己常居的圆明园开设了玻璃厂分部,颇令人想起中国玻璃器最初与炼丹的血缘。乾隆自是盛世,当马戛尔尼携带以英国烧制的光学玻璃制造的望远镜到来时,中国宫廷玻璃工艺的最高成就“套玻璃”,也即以多色套彩再加雕琢的装饰器皿正达到高峰。时隔百年之后、伦敦世博会前后,同治年间的清代学者赵之谦仍在《勇庐闲诘》中回味:“时(康乾之时)天下大定,万物殷富,工执艺事,咸求修尚。于是列素点绚,以文成章,更创新制。谓之曰套。套者,白受彩也。先为之质曰地。则玻瓈车渠珍珠。乃白色明玻瓈,康煕中制有之,后不复见。其后尚明玻瓈,微白,色若凝脂。或若霏雪,曰藕纷。套之色有红有蓝……更有兼套,曰二彩、三彩、四彩、五彩或重叠套。雕镂皆精绝。康熙中所制浑朴简古,光艳照烂如异宝。乾隆以来,巧匠刻画,远过詹成。矩凿所至,细入豪发,扪之有棱。”赵之谦是鼻烟壶鉴赏大家,而鼻烟壶也是清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最知名的特产。回想起来,宋代文人对已明身份的玻璃不屑,却对舶来盛放“蔷薇水”的小型香水玻璃瓶网开一面;明代文人继承了宋代文人的清高,甚至连进口玻璃器都不再入得法眼,却也“惟瓶之小者有佳趣”。
在清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烧制诸般精巧的鼻烟壶时,法国已经将丝织业与玻璃制造一样纳入到自己的专有制造范畴。即便同是在一个半球,东西方头顶的天空也可能不同,何况历史中的星空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指路星。当西方的路易十四与东方乾隆的帝国梦想交相辉映的同时,天空的织女星早已偏离东方词汇中作为“紫宫”的北极指路星之位,与银河另一岸的牛郎星相望,成为更为家园化的神祇。中国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产生于西汉,但现在也有观点说它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诞生。作为亮度颇高的一颗星,牛郎星在古希腊时代同样得到过自己的西方命名:“天鹰座阿尔法星”(Altairα)。古希腊神话中天鹰座是宙斯化身的雄鹰升天而成,天鹰座旁边的天瓶座(Aquarius)则是宙斯化身雄鹰虏上天宫的侍酒童子迦尼美德(Ganymede)的象征。玻璃酒杯是古希腊较晚出现的酒具,但在古罗马已成标配奢侈品,由此才奠定了现代葡萄酒杯的标配材质。同在北半球,当古希腊人以及以“特洛伊人后裔”身份延续了地中海古代传说的古罗马人仰望中国称为“七夕”的那片晚夏星空时,他们看到的会是一幅集合了诗琴、主神、童子的宴乐场景,而不是一派不经隐忍的悲悲切切。
1840年7月17日,中国清代道光年间,西方第一次用得益于玻璃透镜的相机拍摄星辰,主角就是织女星。在中国生丝出现在首届世博会的28年后,西方天文学家凭借玻璃棱镜分光仪又拍摄下织女星的光谱照片,再经20多年后这一发现将掀起一场名为“量子物理”的物理学革命。21世纪初,天文学家已经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织女星并不孤单,它的周围很可能围绕着一个星团。在天文望远镜发明近一个世纪之际,西方已经有诗人以带有东方禅意的语言写下这样的诗句:“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花看天堂,把永恒纳进一个时辰,把无限握在自己手心。”
主笔/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