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在1917

 
新文化运动在1917
2017-05-23 09:29:53 /故事大全

蒲实

中国群星闪耀时

1920年3月14日,蒋梦麟、蔡元培、胡适与李大钊(从左至右)在北京西山卧佛寺合影

1917年1月,蔡元培正式到任北大校长。以此为起点,北大改制,陈独秀受邀北上,《新青年》移至北大办刊,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并回国任教等等,都在这一年发生。其时,中国的文教制度正在经历从“学堂”到“大学”的艰难转型,蔡元培力挽狂澜,改变京师大学堂遗留的官僚作风,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不拘一格吸纳人才,一时间,各种锐意革新的青年人才汇聚北大。在这个试图自外于政治的学术阵地,围绕新思想和白话文运动,展开了中国近代文化最活跃的争论、变革和复兴局面。

继20世纪之交的“戊戌变法”,至“五四”,中国的文化范式和话语发生了巨大转型,是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变局中,新文化运动并非现代化的肇始。自甲午战败,主导传统秩序的儒家士大夫就开始激烈地改变中国的文化和政治。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曾国藩等士大夫就已经用“中学”“西学”等词汇描述其所处理的对象:中国、西方的知识、价值甚至制度,被涵括于“学”这个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晚清的激进思想也初露端倪,出现了严复、谭嗣同、梁启超这样批评传统伦理道德观的知识分子,作为文教和政教主体的士大夫阶层,也在政府和社会中,努力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推动立宪运动,变革广泛深刻。只是到袁世凯1914年复辟,文化保守主义氛围渐浓,这一“变局”遭遇了一次严重挫折。但在新文化运动到来之前,支撑着传统价值体系的社会和政治体系已经崩塌: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1911年君主制崩溃,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宣布经学不再是必修课程,同年大清律例也被废除。

到1917年,代议制与独裁制度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下,都显现了内在缺陷,整个社会的变革潮流越来越趋于激进。袁世凯死后,民国政治进入封建军阀与传统士绅脆弱的政治联盟,“虽曾有过议会,但没有成立议会政治;虽曾有过内阁,但没有构成内阁制”,只是个“没有共和党人的共和国”。学习了西方的技术,又采取了西方的制度,却仍未成为现代社会,那么,失败的原因只能是新知识运用的社会情势,即普通民众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即“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关注点,也从上层政治开始转移向底层国民,致力于改变国民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一九一六年》。他写道:“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这个时候,梁启超、孙中山等政治家的眼光都还盯着中央或地方的各路实力派,不知“国民运动”为何物,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新文化运动走到1917这一年,与“士大夫”已经明显有别,反政治的态度非常明确,反对所有政治家,反对所有对政治的倚赖,回避所有现实政治的牵绊。甲午之后,很多年轻的知识分子放弃走仕途的科举考试,成为自由流动的资源。这个群体从“中华帝国”的上升阶梯分离出来,失去了官方的职位,也不再受官方意识形态的制约。这也是学术独立和“为学术而学术”的社会情势。但那些新式知识分子,没有了仕途前程和确定收入,也无法过传统知识分子那种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生活,他们的学问求索,也是现代社会与国家命运里自我身份的探求。如果说是文字和儒学的正统地位造就了传统士绅,在社会深层次空间里,旧的秩序业已崩塌,新的尚未建立,“文字”和它的式以及它所建立的价值体系,成了首当其冲的核心命题。

北京一所语言学校的课堂场景(摄于1917年~1919年)

对文字变革的诉求,又与新型知识分子向普罗大众普及思想,寻求国家出路的诉求息息相关。1914年,以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杂志为中心,出现了呼吁“调和立国论”的声音。留学英伦的章士钊欣赏英国的两党制,主张政治争论应该妥协和调和,且建立在不同政治派别对“国本”的共识基础上。而“国本”,就是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义理和规范,“政治之精神,惟在使国民自由发展”。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也延续了《甲寅》杂志的主题,从伦理精神来重新奠定共和的基础。这种林毓生所说的“功利冲动”,也导致了学习西洋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为什么纪念这个100年?某种意义上,1917也可视为现代中国形成过程中的文化节点。相比于两年前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两年后即1919年五四运动所赋予新文化运动的更多的政治意义,1917至1918年,对于新文化运动具有文化意义上更实质的推动,成为实际上的中国现代教育和現代文化思想的发端。胡适曾从理论高度评价它,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是对于文化的新态度,即尼采所说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1917这一年涌现出群星璀璨的文化人物,从本土饱学之士,到留学归来者,思想活跃,交相辉映,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章士钊、钱玄同、刘半农、鲁迅、李大钊、蒋梦麟……这期封面,我们通过这些人物的时间截面,重新回到1917至1918年的历史现场,集中细致描摹人物在这一年间的活动和主张,尽可能还原人物所处的社会变革现场。这些名字照亮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天空。

打赏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