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有关婴儿对物质世界复杂认识的一系列发现表明,人类生来就是多才多艺的生物。(5个月大的孩子能数数吗?没问题。那他们懂不懂简单的物理学呢?——当然懂了。)最近,一些实验室将兴趣转到了研究婴儿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以及婴儿如何理解和估计其他人的目标和意图。科学家希望,仔细研究婴儿的这些能力可以揭示人类意识中某些先天特征,用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主任凯伦·韦恩(Karen Wynn)的话说,就是“对人类本性的概括”。
“那些致力于知觉研究的学者,如今也正在将注意力转向社会生活,因为这样的研究能够使生物行为学的理论经过演化论的检验。”埃默里大学人类学家兼内科医生梅尔文·康纳(Melvin Konner)说。“自然选择对于社会行为的作用,并不比对知觉这样基本的生理过程更小。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从简单的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再到原始人类,最后到现代人类,个体的生存与繁衍越来越依靠社交能力。”
过去几年,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降落人间时,婴孩就有很多大体可称为亲社会倾向(pro-social tendency)的本能,看上去也有关心他人的倾向。一部分研究表明,孩童身上这种高尚的社会倾向根深蒂固,并不会受家长言传身教的影响。哈佛大学一项别名 “老大妈研究”(此名取自“老大哥在看着你”这句名言,不过实验中用“妈”取代了“哥”)的实验证明,无论家长是否要求孩子助人为乐,甚至无论家长是否在场,幼儿都会帮助别人。
任何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后天教养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天性的力量并不会胜过一切。问题是,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平衡究竟在哪里。
“品行从何而来是个难解的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育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说,“人类并非天生便有完整的道德意识。但是道德的基础要素,比如利他主义、同情心、对他人目的的理解等,出现得比人们认为的早很多,明显在小孩2岁之前便已存在。”
耶鲁大学婴儿认知中心对社会功能中最崇高的一个——道德评判以及婴儿是否生来便会进行道德评判——尤其感兴趣。实验室在这方面最早的研究发表在2007年的《自然》杂志上。论文中提到,在一系列关乎道德的简单情景中,6月大和10月大的婴儿一边倒地喜欢“好人”多过“坏人”,这一结果震惊了学术圈。“这种能力也许就是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的基础。”作者写道,这“可能为小孩子形成更抽象的是非概念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零零几年的时候,还在耶鲁大学实验室中读研的凯丽·哈姆林(J. Kiley Hamlin),偶然看了前辈做的动态演示,里面有一个“登山者”(在幻灯片上用一个长着大眼睛的红色圆圈表示)努力攀登,一个“好心人”(有些实验中用三角形表示)会协助“登山者”,还有一个“搅局者”(用方块表示)处处使坏。之前针对婴儿的研究都专注于婴儿反应的其他方面,但哈姆林好奇,看到登山者身处困境的婴儿是否会偏向好心人和搅局者其中之一。 “成年人一般都喜欢好心人,讨厌搅局者。”如今已经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的哈姆林说,“当时我们认为婴儿不会有与成人相同的好恶。” 韦恩和她身为心理学家的丈夫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与哈姆林合作完成了这个研究。韦恩记得当时自己更加乐观一点;“婴儿会有态度偏向吗?他们心里会有评判吗?直觉上,我觉得这是个很诱人的问题。”她说。“如果我们倾向于认为,婴儿降生后受自身经历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意见,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对实验中的情景)做出反应。但是,也许我们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帮助他人的行为和积极的社会交往应该得到赞赏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