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遥去世23年后的这个春天,由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播出,全国再次掀起了路遥热潮。几乎每天的微信上都有关于路遥写作及其生前点点滴滴事迹的连续介绍。作为路遥生前的好友,也是路遥最后一部创作札记《早晨从中午开始》的
一
和路遥相识于30多年前。当时他的小说《人生》刚刚获奖,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吴天明要将其改编成电影,便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搞了一个座谈会,我作为业余电影评论者应邀出席。当时陕西省一位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化界老领导,对《人生》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批评,说高加林是无根的豆芽菜,以这样的人物作为主角存在导向的问题。几位导演和评论家都是这位老领导的部下,包括吴天明,碍于面子都不好说话。我因为不认识那位老领导,就和他争执起来。我说:“豆芽菜也是菜,都80年代了,你怎么还是旧时的思维?”场面一时很尴尬,吴天明赶紧出来打圆场,说我是一个学生,业余影评人。
座谈会结束后,在西影厂大门口,路遥过来拍拍我的肩,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洛川。路遥伸出大拇指,用浓重的陕北话说了句“小老乡,好后生”,然后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后来,《人生》在吴天明的努力下被拍成电影,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当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8年,沉寂了几年的路遥突然推出百万字的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当时正兴起文学热潮,文学讲座很盛行,很多作家也很热心于讲课。《平凡的世界》让许多读者喜爱路遥,他们更渴望了解路遥的精神世界,但很多社团搞讲座就是请不到路遥,路遥似乎变得很神秘。大家都说,路遥傲慢,架子大。
1989年秋天,我当时所在的杂志社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希望我们介绍路遥,大家很想知道路遥是在怎样的心境和状态下写出《平凡的世界》的。由于我当时和路遥并不是很熟,就约上我的好朋友,也是路遥的好朋友,新华社记者李勇一起去找他。路遥很热情,完全不是传说中的那样,他甚至还记得当时开《人生》座谈会时我发言的细节。他大声地笑着说:“年轻人就是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你说的是对的。”